当前位置:武汉福佑助孕中心 > 代孕总费用 >

探访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主人公杜深忠

发布时间:2023-11-16 08:35编辑:代孕总费用

《乡村里的中国》主人公之一 杜深忠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12月14日,山东沂源,杓峪村。

气温零下八度。

朋友驱车前来,想请杜深忠写几幅字。

他们是老朋友了。

路上,顺便买了点菜。

此时,距离杜深忠参演《乡村里的中国》,

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十年,杜深忠依旧坚守着自己的爱好,

也依旧清贫。

《乡村里的中国》海报

《乡村里的中国》,是由中央新影集团出品,

著名摄影家和纪录片导演焦波执导的纪录片,

该片于2013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至今已获得17项大奖,

《党建》杂志评价“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

影片真实展现了

杓峪这个沂蒙山小山村村民的生存状态,

呈现了中国农民不同个体的喜怒哀乐,

钩沉出潜藏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命旅程背后

一个时代遭遇的文明冲突。

片中,杜深忠,因深陷文化追求与土地生存的矛盾,

而引发广泛关注。

杜深忠、张兆珍夫妇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杜深忠与乡村、与土地的矛盾

最终反映在了他和妻子张兆珍的矛盾上。

俩人在《乡村里的中国》里一直拌嘴、吵架,

现实中也是这样。

他们,已经吵了一辈子。

拌嘴吵架的根源,就是吃饭,活着。

杜深忠当过兵,干过村支书,

是个地道的中国农民。

他生在山村,长在山村,根扎在山村,

然而,他却又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

他13岁开始练习书法,

早年还跑到北京鲁迅文学院做过文学梦;

他拉二胡,弹琵琶,

却对果园、庄稼疏于管理。

这一切,都与乡村生活格格不入。

日常,杜深忠都是借助旧报纸练习书法。摄于2022年12月14日

没有经济来源,就不能填饱肚子,

填不饱肚子,还要数十年如一日,

追求着自己的文化梦想,

他的特立独行和风吹不去、雨打不掉的坚持,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自然没有立足之地。

在妻子眼里,也是如此,没有地位。

杜深忠在《乡村里的中国》里坦言,

对土地没有感情,因为二亩薄地养不活人。

他外出打过工,尝试过走出去,

但最终,还是回到了杓峪,

这个仅有四百多人的小山村。

杜深忠的日常生活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参演《乡村里的中国》十年来,

杜深忠的生活依旧没有起色。

零下近十度的天,屋里却没有点取暖炉,

即使今天客人来了也没有点。

妻子张兆珍介绍说,今年只买了400斤煤炭,

留着过年烧,

今年炭价1700元一吨,实在舍不得。

杜深忠房屋一角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杜深忠每月有不多的早年当兵补贴,

都让他买了烟,买了茶,

家庭吃饭搅合,也就是一点果园和土地承包费,

再没有其它生活来源。

在《乡村里的中国》里,

杜深忠夫妇有一片小果园,

如今年纪大了,已经承包出去。

这样一来,杜深忠更有了时间每天写字,

别的一概不问,

夫妻俩也更有时间吵架拌嘴了。

杜深忠房屋一角,墙上挂的是他十年前写的《兰亭集序》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不过,杜深忠和妻子张兆珍都承认,

他这些年也是有了些改变,

这改变就是俩人再拌嘴的时候,

最后都以杜深忠的忍让收场。

《乡村里的中国》里,

有一段俩人在果园吵架的镜头,

当时正在给果树授粉的杜深忠一气之下从果树上下来,

搁下农活扭头就走了。

他今年已经69岁,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再发生,

最后,只从心里叹息一声,无奈笑笑就算了。

杜深忠房屋正中,不大的节能灯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今日当着客人,攀谈起来,

夫妻俩忍不住又拌起了嘴。

拌来拌去,还是那点事。

一个说,你从地里刨不出食来,一辈子穷酸,

一个说,这是精神追求,农民也需要精神食粮。

吵到后来,

就是杜深忠笑笑说:“看看,就是不理解!”

这事,他偃旗息鼓,很快也就过去了。

这样的日子,俩人都习惯了。

奇怪的是,尽管他们吵来吵去,却从不红脸,

日子该咋过咋过,只是清贫一些罢了。

杜深忠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今日,夫妻俩对客人的热情招待,

就是把客人带来的一点肉,炖了自家的大白菜。

杜深忠坦言,“家里实在没有可招待的”,

谁来了都这样。

说话间,张兆珍切肉、洗白菜,

平日这些活都是她的,

顶多让杜深忠洗洗筷子递个盘子。

无事的杜深忠,每日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书法里,

不能自拔。

张兆珍择白菜,准备招待客人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炒菜做饭,用的是烧木柴的铁炉,

肥肉片煎炒出油来,再下了瘦肉翻炒,

一会,大白菜下锅,

放上豆腐,一起炖了。

喷香!

张兆珍烧菜,准备招待客人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最后上桌,用小汤盆、饭碗盛了两份,

加上自己腌的辣椒咸菜,

就成了今天中午的下酒菜。

杜深忠陪客人喝了一杯白酒,

妻子张兆珍拦住,再没有让他喝。

这桌饭菜,

没有人觉得简单简陋,

反而满满都是乡村人的真诚。

杜深忠招待客人的猪肉炖白菜 摄影2022年12月14日

饭后,杜深忠提笔写字。

与《乡村里的中国》里不同的是,

他把小小的东厢房收拾成了小小的工作间,

没有炉子,屋里冷得厉害。

夏天,却又热得冒汗。

他说,日常在这屋里练字,

两三个小时就浑身发热

已经习惯了。

他说,在这屋里承受这种夏热冬冷,

也是一种精神的历练。

杜深忠写字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妻子张兆珍嘴里唠唠叨叨,

述说着杜深忠这一辈子的“不是”,

手上却是不停,帮他裁纸、晾晒写好的字。

她承认,她内心里其实很敬佩他这种

一辈子的文化追求,

只是生活也要柴米油盐,跟他吵架拌嘴,

也是没有办法。

杜深忠屋墙上的辣椒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杜深忠夫妇的小院子,

在冬日的阳光下安静祥和,

几串火红的辣椒,在露着石块的墙上沉睡。

岁月与时光的影子,仿佛都刻在这屋墙之上。

院外,是同样安静的山水,

山水之间,环抱着杓峪人简单又平凡的生活。

这,是一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中国乡村,

而杜深忠,

也是一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中国农民。

与很多人不同的,

是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文化的梦想。

杜深忠家外景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杜深忠与《乡村里的中国》结缘,

是偶然,也是必然。

十年前,导演焦波到杓峪村踩点寻找拍摄地点,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

他在街头遇见了正跳街舞的杜深忠的孩子。

正是惊讶于这种藏在偏僻乡村的现代文明的存在,

他又让孩子领到了家里,

见到了正在光影下的地板上写字的杜深忠。

深厚乡村与现代文明,

贫瘠土地与现实生活,

柴米油盐与内心渴望的激烈碰撞,

让焦波最终选择了杓峪,选择了杜深忠。

焦波看中的,

正是杜深忠在这片土地上的孜孜追求。

对于自己的一生,杜深忠也在反思。

他说,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儿女,

以及很多关心他的朋友。

言辞真诚,又含着无法改变命运的遗憾和不甘。

其实,无须抱歉。

钱钟书的《围城》讲的是婚姻之困,

而我们此生,却始终逃不掉被困的命运。

有人困在乡村,有人困在城市,

有人困在职场,有人困在生活,

无论是谁,都是在彷徨、挣扎与抗争中,

走完了这一生。

杜深忠,只是困于乡村,困于生活而已。

杜深忠院子里的花与树 摄于2022年12月14日

杜深忠家的院墙边,有一棵月季,

寒冬时节,

高高的枝头有两朵花依旧高高地挂在枝头,

承受极寒,却又向着阳光。

这,何尝不是杜深忠,

何尝不是我们更多人,内心的写照呢?